協同運作(Teaming)口語化的說就是多張網卡一起運作的意思 
有人叫 Trunking有人叫併頻寬….. 
老話一句叫啥不是那麼重要 
重要的是要理解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
在INTEL的伺服器等級網路卡功能裡面 
多張網卡同時協同運作的基本三個設定項目如下面三張圖所示 
	
		
			
			
				
 
								
			
			
	
 
第一張圖我們看到的是Adapter Fault Tolerance(AFT) 
簡單的說就是第一張網卡跑PRIMARY另一張網卡睡覺當STANDBY 
當主網卡掛掉時另一張備援的網路卡會自動起牀接替主網卡的工作 
左邊的圖是說兩張網卡都是使用同一種的 這沒啥了不起 
右邊的圖則是表示可以用兩張不同速度的網卡來作備援 
這可是INTEL當年引以為傲的獨家功能 
當初10/100Mbps的年代很少有用戶設定成這一糢式運作 
因為會浪費一張網卡在睡覺 
在Gigabit出現以後有的客戶會買Gigabit網卡來用 
於是Gigabit網路卡跑PRIMARY 伺服器內建或原有的10/100網卡跑備援 
慢慢也就成為一種趨勢 
	
		
			
			
				
 
								
			
			
	
 
在第二張圖我們看到的是Adaptive Load Balancing(ALB) 
簡單的說就是第一張主網卡跑接收跟傳送(TX/RX) 
其他的網卡都只跑傳送(TX) 
以圖上8張網卡的例子 
口語化說就是進來跑100出去跑800 
這樣的用法其實很符合像資料庫或檔案或VOD之類的伺服器 
到伺服器要求的封包很小但是送出來的資料卻很大量 
這個糢式的特色就是網路卡插上去設定就好 
不需要網路設備支援或設定也不用額外給IP 
所以當企業的網路設備比較老舊時 
就可以用這個糢式來提升伺服器的連線頻寬 
	
		
			
			
				
 
								
			
			
	
 
在第三張圖我們看到的是IEEE802.3ad 
這和過去INTEL所謂的Adapter Link Aggregation (ALA)原理一樣 
只是當初市場上有Fast EtherChannel/Trunking/Link Aggregation一堆東東 
為了各家廠牌的相容性所以就有IEEE802.3ad這個標準的出現 
簡單的說就是每一張網卡都跑接收跟傳送(TX/RX) 
以圖上8張網卡的例子 
口語化說就是進來跑800出去跑800 
呵呵 這就是大家最愛的完整併頻寬了 
而且這8張網路卡不管壞掉哪幾張 
只要不是8張全都壞掉 
都會繼續維持網路運作 
這個糢式需要網路設備支援Fast EtherChannel/Link Aggregation/IEEE802.3ad 
以INTEL的伺服器網卡來說都可以跑 
以現在的網路設備來說這些應該都不成問題 
所以用這個糢式來提升伺服器的連線頻寬和備援真是完美